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解读浙江治疗方案:72小时内治疗最有效!浙江第二十场发布会的开场特别暖心

浙江在线 2020-02-24

2月15日下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浙江省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感染病专家、浙大一院博士生导师盛吉芳,心理学专家、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傅素芬,温州市副市长汤筱疏,海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濮新达介绍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场发布会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杲主持。


发布会开始,主持人温馨提醒:受冷空气影响,今天开始大幅降温,请大家千万注意保暖。这个时候不要感冒了。




发布会上由孙黎明通报了全省最新疫情情况:2020年2月14日0-24时,浙江省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7例,新增出院病例42例。截至2月14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62例,现有重症病例79例(其中危重29例),在院救治病例753例。累计出院409例,出院患者占确诊病例的35.20%。


目前,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7017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497人,尚有10183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全省除无病例的12个县(市、区)外,连续5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53个;连续4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57个;连续3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62个。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浙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浙江实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坚持防疫优先、守牢底线,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 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实行一图(疫情图)一码(健康码)一指数(精密智控),预调微调防控的节奏、力度和方向,推动封闭式管控向精密型智控转变,实现差异化防控。


具体来说:就是对于疫情高风险的1个县(市、区)和较高风险地区的11个县(市、区),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严格落实“八大管控机制”,坚决遏制疫情发展势头。对于中风险的13个县(市、区),要坚持疫情防控优先,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对于较低风险的17个县(市、区)和低风险的48个县(市、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 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实现疫情防控与百姓生活、企业生产、经济运行、社会秩序等多目标共进。


记者提问环节


提问1:温州依然是浙江疫情最严重的地区,问疫情管控工作如何,患者救治情况如何?


温州市副市长汤筱疏:2月11日后,温州确诊病例数呈个位数,一定程度上疫情得到了控制。温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上有三个“得益于”。一是得益于坚定信心,风雨同舟共济的科学防范精神。二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部署,省委指导组成员专家精心帮助,三是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咬紧牙关。


从具体工作来说,有三方面。





第一个是落实部署,步步为营。1月31日后,本地输入不断增加,及时采取了25条+1措施,防止扩散和蔓延。后来又提出12条的深化防控措施。


第二个是应对措施方面,力争主动,不断深化。


第三个是医疗救治方面,全力以赴,精心救治。





截止2月14日,已有8.67万人解除隔离。硬隔离人数占了96%,期间基层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从2月6日开始,对乐清等不少人进行了核酸快速检查。


全力以赴精心的治疗,已有195例出院,出院率达到了30%。用6天时间完成了瓯江口医院的投入使用。2月10日后出院人数高于确诊人数,这也给了我们的信心。但是一点都不能松懈。目前,温州还是在高位,还是占了全省的42.9%。聚集性疫情还时有发生,农村老年病人也还是比较多的。


下一步会继续做好落实。强化分类有序管控,五色管理模式,25个中级以上我们占了8个。100多个乡镇还属于中级以上风险区域,这些区域还是要从严。


我们有信心,必须保持温州疫情持续平稳的下去。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等,确保早发现早治疗等相应措施。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复工返学等工作。


提问2:近段时间的数据显示我省治愈出院的患者逐日增加,总体的治愈比例在逐渐上升,请问是不是浙江在救治患者方面已经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感染病专家、浙大一院博士生导师盛吉芳:首先这是抗病毒治疗,这就要求一定要“早”。结合以前治疗禽流感、甲流的经验,最好是在72小时之内进行治疗,这时候病毒复制等对细胞的损伤还没有那么明显。另外,抗病毒治疗到目前为止没有很确切有效的特效药,所以治疗是一个组合。根据这个组合,病毒转阴以及核酸、痰液、粪便的转阴还是比较及时的,能够阻止疾病的进展,同时还要主要结合抗病毒治疗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的不良反应,不断及时修订。


第二是要控制细胞因子风暴,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摸索下来发现激素还是有效的,也是要用得早,风暴刚出现就应该应用,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和足够的疗程。浙大一院陆续出院的病人基本上用10-15天,一开始的剂量是每公斤体重1-2毫克,经过三五天的治疗很快就吸收,现在看来没有留下纤维化或是影响肺功能等,这点比较欣慰。如果病人来得比较迟,免疫因子风暴很强烈,也部分应用了人工肝、血浆置换,清除风暴,病人也很快能稳定。


第三对病人氧疗。有普通的吸氧,面罩吸氧,高流量吸氧等,再不行就启动气管插管。盛吉芳说:“到目前为止,浙大医院和温附医两家医院加起来危重病人插管的一共20余例,已经有5例脱机拔管,脱离危险。”


提问3:复工上班后,如何做好防护?


感染病专家、浙大一院博士生导师盛吉芳:一手防控疫情,一手抓生产,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我们看到病人都有流行病的接触史,有的可能是不经意。所以要尽量减少聚会,减少串门,96岁病人就是因为她女儿出去聚会,被感染,回家来照顾护理老太太,传染上了的。复工复产后,大家还是要定点到哪里上班到哪里回家,不要聚会、串门,去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多通风。有不舒服,及时就医,治疗越早越有效。不要去疫情严重地区,去了要即时通报,不要隐瞒。


提问4:前两天一段海宁市委领导的深夜喊话火了,他对近期海宁进不了社区、进不了村庄表示了担忧,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海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濮新达:今天上午,海宁召集和相关部门城市设计的代表研究完善大数据认证,确保畅通返工人员正常返回。海宁参照了省里发布的措施,对重点疫区返回海宁的必须集中隔离14天,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居家隔离三天。海宁已经落实了企业集中贯彻预留社会资源,为企业设立返工健康观察点,已经提前排查出全市284家旅馆,独立卫生间的房间11800间;728套人才公寓的配套设施已经提前半年完成,为高层次人才创造了条件。


提问5:请问下海宁复工复产情况?


海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濮新达:海宁是一个工业强市,我们一直认为69万的海宁人,加上50多万的新海宁人才是我们真正的大海宁。


七个“一”的方案:一个领导小组、一个企业的防控专班、一张责任账、一份复工指南、一套排摸的表格、一个管理的规范,一份企业的联络员名单。


我们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乘坐公共交通返回的话交叉感染的风险会比较大,这个问题怎么破?我们的方法是通过指导全市的企业包车包机包列的方式,闭环进行、有序推进新老员工返程返岗。


同时我们还推出了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包车产生的费用2/3的补助。13日第一辆返程包车启程,在今天凌晨,第一批熟练工已经抵达海宁,并投入生产。


我们现在正加快专业的启动工作,抓紧核对,预计18日可以开通云南昭通、贵州毕节的专列,接回云贵川地区的员工。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复工企业达到了1094家,企业的复工率达到了51%,复工员工达到6万多人。


提问6:春节以来许多人都长期宅在家里,心里情绪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一些影响,请问对调整心态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心理学专家、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傅素芬: 宅家久了,心情受影响。以学生为例我们来看怎么协调:


1、做好开学的准备。无论学校是否开学,心理要告诉自己:我应该开学了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假期结束了该回归到学习状态。包括作息时间的规律,尽量按照学校上课时候的课表来安排。


2. 培养自己专注学习的能力。清理周围会分心的东西,稍微小学阶段年龄的孩子,家长也可以协助孩子来整理一下周围的东西。学生学习没有问题,家长尽量不要陪同,培养孩子自控能力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3. 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不仅是指单纯意义上文化课的学习,其实它是一种广泛的学习,比如名著的阅读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综合实践等,要全面提升心理素质以及综合能力。


4. 给宅在家里的朋友一点建议,如果有孩子,家长要努力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需要,家长扮演好“学校关系的协助者、孩子学习的陪伴者、孩子成长的引领者”等角色,家长也是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宅家生活之后,大家要开始陆续回到工作岗位上,可能会面临吃饭住宿、工作等方面的新情况,比如说不敢坐公交车,不敢乘坐电梯等等,那么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上的不适,该如何解决?


提问7:近期部分企事业单位逐渐开始复工了,如何让自己尽快回归到常态?


心理学专家、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傅素芬: 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从规律作息做起,至少能在我们复工前三天合理安排起居,基本保持与原来工作时间一致的作息时间。


二是生活要有规律,定时饮食多吃水果,多吃新鲜的蔬菜,尽管尽量吃得清淡一些,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第三稳定情绪,补充我们心理的正能量。


另外,现在很多的员工担心上班后被疫情感染而焦虑紧张,这里也给出几点建议:


1、增强我们心里安全感,在认知上,要明确政府、社区和单位在疫情防控上做了很多工作。只要我们严格遵守这些防疫的各种规定,也不必过分的恐慌和焦虑。


2、提高自己的情绪,要主动关注美好的事物,参与到传播正能量的行动,来提升自己的积极情绪和积极的意念。


另外,今天下午3点,由浙江省精神卫生协会和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联合设立在浙江康复医疗中心组织专业的心理学精神医学专家团队,来负责的24小时的防疫心理专线正式开通。热线号码是0571-88829595。


(记者 黄云灵)


戳这里进入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实时地图”↓↓↓

【大家都关注】


· 首次降到个位数!浙江新增病例情况公布 温州有一例感染来源调查中

· 96人从武汉返回,浙江这个村确诊4人!从整村隔离到18天无新增,怎么做到的?

· 痛!国家卫健委:全国1716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其中6人不幸病亡

· 宁波66岁男子经过6次检测才确诊,前5次全阴性




开天目,见美好


来源:天目新闻客户端

责编:王艺

编辑:杨柳


更多疫情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天目新闻客户端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